×
生命線新聞301

生命線新聞

生命線新聞內容
標  題
《新聞稿》『是什麼讓你無法說出口?』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
日期
2023-08-08
內  容

『是什麼讓你無法說出口?』
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
生命線文字協談提供青少年更多元的求助管道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10年來,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持續上升,111年度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達到10.7 人,創下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自殺在青少年十大死因中排名第2,僅次於意外事故。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國高中生在過去一年中曾認真地考慮過要自殺者約佔四人之一(國中生25.3%,高中職生25.0%),曾經嘗試過自殺者約佔十分之一(國中生10.4%,高中職生9.4%)。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相關研究卻發現高達五成以上沒有求助或接受治療。是什麼原因讓青少年心中的煩惱無法說出口?根據生命線總會服務經驗,簡單整理幾項阻礙青少年求助的原因:
原因一:缺乏青少年熟悉且願意使用的求救管道
在資訊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習慣生活於資訊科技下,資訊網絡已經取代真實互動,成為青少年生活和人際互動的主要重心。因此,運用數位資訊科技建立青少年易於使用的求助管道,成為青少年自殺防治的重要基礎。生命線總會於111年10月正式啟動生命線『謝謝你跟我說』青少年文字協談服務。由基隆市、花蓮縣和嘉義市生命線協會與總會共同藉由網路平台,提供處於心理困境下的青少年除了電話以外的求助管道,標語『謝謝你跟我說』也間接代表肯定青少年勇敢地將心理健康問題表達出來的意義,本服務開線至今已經有超過600人次來訊求助。

原因二:害怕被貼上負面的標籤
有心理困擾的青少年表示在面對課業、人際或家庭的壓力時,不敢說出來的原因是『講了會把我當異類。』、『世界上不會有人理解我的。』等,一位在文字協談平台上來訊的青少年還說:『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是一場沒有勝算的冒險。』擔心不僅無法被理解,更糟的還可能會被直接否定,多重的恐懼與擔心是阻礙青少年求助的原因。甚至有青少年表示,就算已經向父母表達自己有憂鬱症傾向想去看醫生時,父母仍抗拒讓其就醫,認為生病是不夠努力或成績不好的推託之詞。在異樣眼光與未能即早就醫的狀況下,許多青少年因此陷入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或自我傷害行為。

面對這些挑戰,生命線在此提出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可以採取的因應方式:
  1. 把自己當成鏡子般反射就好,不做評斷、不給金玉良言:面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或是發現自傷行為;如:用美工刀割手腕、用力抓捏自己身體等故意造成的身體傷害;首先需避免直接的否定或責備,需將重點聚焦在理解心理問題與自傷行為背後的原因。自傷行為其實是青少年無法說出口的求救訊號,當我們不做任何評斷,讓青少年感受被真心聆聽和理解時,同時間也提供壓力與情緒釋放的空間。
  2. 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把握治療黃金期:有自殺意念、自殺行為或憂鬱的情緒的青少年並非就是罹患憂鬱症。然而,與其他疾病相同,即早尋求專業的建議與接受適當的治療是避免健康惡化的關鍵。面對排斥就醫的青少年或者家庭,建議可多多運用近日衛福部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針對15-30歲提供每年3次的免費心理諮商,相信是在就醫之外,另一種可提供專業協助的選擇。



台灣生命線是一個致力於提供電話協談和支援自殺意念困擾者的非營利組織。每年逾18萬通求助來電在志工老師的接聽下得到安全、保密且同理心的協談服務。面對憂鬱症、心理困擾等問題,台灣生命線1995希望能減少自殺率,促進心理健康,並傳達關懷和理解。

重要提醒:當陪伴仍無法改善情況時,請務必儘早尋求精神醫療的協助。您可以立即前往急診就醫或撥打119尋求支援。

關於台灣生命線:
台灣生命線為非營利組織,旨在藉由電話協談協助困境中或有自殺意念的人們。
生命線1995協談專線:1995
『謝謝你跟我說』青少年文字協談服務:http://www.life1995.org.tw/
(週一至週五下午一點至五點、晚間六點至十點)

 

更新日期:2024-06-11
Copyright © 2022. 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 Rights Reserved.

TOP